扫码关注
作者:肖磊主编
ISBN:9787518213108
出版时间:2021年08月
出版社:中国计划出版社
关键词:
分类: 建设工程
本书从消防救援体制和体系发展历程、消防救援部门组织体系、应急救援力量体系、消防监督管理体系、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消防应急救援法制保障体系、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以及社会消防安全教育等方面, 重点对英国、德国、芬兰、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加坡、日本、 韩国的相关做法进行介绍,同时与国内情况进行对比,以便寻找差距、借鉴经验、补齐短板。
封面
书名页
版权页
国外消防救援体制与体系研究编委会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消防救援体制和体系发展历程
第一节 英 国
一、消防法规历史沿革
1.《消防法》
2.《火灾预防法》
3.《制度改革令(消防安全)》
二、消防救援部门历史沿革
1.英格兰
2.威尔士
3.苏格兰
4.北爱尔兰
第二节 德 国
第三节 芬 兰
第四节 俄 罗 斯
第五节 美 国
第六节 加 拿 大
第七节 澳 大 利 亚
第八节 新 加 坡
第九节 日 本
一、日本消防政策法规体系的发展历程
二、日本消防救援体制的发展历程
第十节 韩 国
第二章 消防救援部门组织体系
一、领导部门
二、国家管理机构
三、地方组织机构
四、其他消防组织
1.机场消防救援队
2.国防消防救援队
3.保护皇家财产的消防队
4.私有和企业消防队
一、联邦层面应急管理机构
二、州消防部门
三、市镇消防部门
五、消防部门职能
1.灭火职能
2.援助职能
3.防火职能
一、国家消防部门或组织
1.芬兰消防救援局
2.应急救援学院
3.消防救援协会
二、地方消防部门或组织
三、其他消防组织
1.芬兰国家救援协会
2.芬兰消防局长协会
3.芬兰志愿救援服务联合会
4.合同制消防队
四、消防部门职能
一、国家消防部门
1.紧急情况部
2.国家消防局
3.其他消防机构
二、志愿消防队
三、消防联合体
一、公立消防组织
1.市政消防部门
2.县消防部门
3.消防特区
4.跨区域消防队
5.州和联邦政府消防队以及相关实体
6.消防志愿者协会
7.放火打击队
二、私立消防组织
1.志愿消防公司
2.收费制消防队
3.营利性公司
4.企业消防队
5.消防组
三、消防部门职能
一、联邦层面
二、省级和市(社区)层面
三、消防救援部门
四、地方协会组织
五、消防培训机构
六、消防部门的主要职责
一、联邦政府层面
二、州和地方层面
三、社区层面
四、消防协会
一、民防部队
二、消防局
三、培训机构
一、国家消防机构
二、都道府县消防机构
三、市町村消防机构
四、消防救援机构职责
1.国家消防救援机构职责
2.都道府县消防救援机构职责
3.市町村消防救援机构职责
一、中央政府
二、国家安全处
三、市、道知事
四、警察局
五、消防防灾厅
六、消防本部(消防总队)、消防署(消防支队)、消防派出所(消防中队)等
七、消防安全协会
八、消防设施产业从业人员协会
九、民间志愿消防机构
第三章 消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一、人员构成体系
1.人员构成及数量
2.全职消防员
3.兼职消防员
二、队站建设及经费保障
一、消防组织形式
1.职业消防队
2.志愿消防队
3.义务消防队
4.企业消防队和工厂消防队
二、常见消防队的编制与消防站的配置
1.常见消防队的编制
2.行车时间
3.消防站的配置
4.人力配置
三、消防员的晋升等级
四、消防专业人员教育培训
一、消防救援队伍建设
3.企业消防队
二、装备配备
三、响应时间
四、每年出警数量
一、俄罗斯消防组织形式
1.国家消防部队
2.地方专职消防队
3.部门专职消防队
4.私营消防队
5.志愿消防队
二、消防人才培养
三、救援装备配备
四、消防员个人防护装备
一、消防队员
1.消防队员数量
2.消防队员工作时长
3.消防队员年龄分布
4.消防队员任职年限
二、 消防装备和消防站
三、地方政府消防经费
四、紧急医疗救助服务(EMS)
五、多层次的消防队员培训体系
1.消防员的招录和培养
2.消防员的晋升选拔
一、消防救援队伍构成
1.职业消防人员
2.志愿消防队员
二、消防站数量
三、装备配备
1.常设消防队
2.志愿消防队和社区消防队
二、消防站建设及经费保障
一、消防人员组成、工作范围及待遇
1.全职服役人员
2.民防服役人员
3.民防志愿者
4.新加坡民防部队行动专家
二、消防装备与站点布置
一、人员与组成
1.消防职员
2.消防团员
二、装备与规模
1.消防队
2.(常规)救助队
3.特别救助队
4.水难救助队
5.山岳救助队
6.航空救助队
7.国际消防救助队
8.消防急救队
9.化学机动中队
10.消防活动摩托车小队
11.消防团
三、选任与教育
四、经费与保障
1.消防装备等的国家补助
2.技术研发与宣传的国家补助
3.技术及产业国际化的国家补助
第四章 消防监督管理体系
一、消防监督管理相关法律法规
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内容
1.确定及评估风险
2.预防和保护
3.防火监督
1.建设工程审批制度
2.防火检查
3.消防安全监督
1.制定监督管理计划
2.消防监督管理和其他监管措施的实施
3.整改、停产停业通知
4.明确安全要求
5.对监督检查工作的监督管理
1.建筑工程消防监督
3.消防产品认证制度
1.建设工程消防监督管理
2.防火监督检查
3.特殊场所消防安全监管
二、消防监督检查内容
二、消防监督管理工作实施
1.消防救援部门
2.消防检查员
3.保险公司
1.新建建筑的消防管理
2.设计审查、竣工验收
3.消防监督检查
1.建筑消防许可制度
2.日常消防监督检查制度
三、日本消防监督检查制度的特点
1.完整的法律保障
2.明确的执业范围和执业流程
3.明确的监督管理和处罚细则
1.消防检查
2.特殊场所的消防监督管理
3.大型活动的消防监督管理
第五章 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一、《国家协调和咨询大纲》
1.应急管理体系结构
2.应急事件等级
3.应急工作程序
4.应急工作人员
二、事故指挥体系
1.领导层
2.事故指挥官的领导职责
一、部门组成
二、应急救援指挥体系
1.指挥部门
2.队伍组成
3.救援程序
一、指挥部门
二、执行机构及人员
三、运行机制
一、应急管理体系
1.垂直领导结构
2.联合应急
二、应急响应流程
一、美国国家紧急事务管理署指挥体系
二、美国应急指挥系统(ICS)
1.ICS发展历史
2.ICS组织结构
3.ICS特点
一、应急管理部门
二、澳大利亚应急救援体系
三、澳大利亚应急管理工作主要经验
二、民事紧急事件
一、消防管理体系
二、公共安全防范能力建设
二、应急管理制度重大变革
第六章 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一、信息共享政策
二、Resilience Direct专用网络
三、移动通信网络特权访问方案
四、无线电
五、地方韧性论坛电信分组
六、突发公共事件警报
一、双向调频广播和基于TETRA的全国通信保障系统
二、“112”紧急报警系统
三、其他通信保障措施
一、应急响应中心
二、“112芬兰”App
一、应急通信组织
二、火灾通信系统
一、政府应急电信服务(GETS)
二、无线优先业务(WPS)
三、VoIP技术
四、卫星通信
五、免费热线电话、救助网站
第六节 澳 大 利 亚
一、消防应急通信保障部门
二、应急指挥通信中心
三、消防应急通信保障装备
第七节 新 加 坡
一、指令控制系统
二、通信系统
三、数据网络
第八节 日 本
一、紧急消防援助队动态信息系统
二、新一代“119”指挥系统
三、卫星通信网络系统
第九节 韩 国
一、综合防灾中心
二、综合防灾指挥系统
第七章 消防应急救援法制保障体系
一、立法体制
二、消防法规简介
1.《消防和救援法》
2.《民事应急法案》
3.国家大纲
4.《国家协调和咨询大纲》
5.《英格兰消防和救援(应急)队令》
二、消防法规体系
三、消防法规简介
1.《俄罗斯联邦消防安全法》
2.《俄罗斯联邦消防安全技术条例》
3.《俄罗斯联邦志愿消防法》
1.联邦政府层面消防法律
2.州层面消防法律
3.技术法规和技术标准
4.标准化组织及消防应急救援标准
1.《消防法案》
2.《加拿大国家建筑规范》
1.《民防法》
2.《消防安全法》
3.《民防避难法》
4.《注册检查员条例》
5.《建筑消防规范手册》
6.《城市高速交通系统消防安全标准》
7.《新加坡建筑防火规范》
1.宪法
2.法律
3.命令
4.条例、规则
5.告示
1.《消防组织法》
2.《消防法》
3.《建筑基准法》
1.《消防基本法》
2.《消防设施工程法》
3.《消防设施的安装、维护与安全管理法》
第八章 社会消防安全管理
一、社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
1.制定火灾应急行动计划
2.加强消防演习
3.加强消防设施维护
4.明确雇主和雇员的消防责任
二、“责任人”消防安全职责
一、单位消防安全职责
二、人员消防安全职责
1.消防负责人
2.消防委托人
3.土地所有人及持有人
4.公民
一、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1.防火安全制度
2.火灾疏散方案
二、单位消防安全职责
1.权利和义务
3.处罚规定
三、人员消防安全职责
1.消防安全责任人
2.公民
1.建筑物所有人
2.危险货物管理人员
1.防火管理人的选任
2.防火管理人的地位
3.防火管理的主要业务
4.防火对象物定期点检报告制度
5.消防设备点检报告制度
1.单位消防安全职责
2.消防安全重点单位
1.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负责人
第九章 社会消防安全教育
一、社区消防宣传教育
二、儿童消防宣传教育
一、通过法律规定,明确消防宣传教育
二、通过学校课程设置,提高学生消防安全意识
三、建立消防博物馆
四、举办消防周活动
一、消防站参观学习
二、消防日及网站宣传
三、对教师的消防教育
四、其他措施
一、通过消防博物馆宣传消防安全知识
二、加强青少年的消防安全教育
一、每年组织“防火周”活动
二、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活动
三、学校消防宣传教育
四、消防安全文化建设
一、学校消防安全教育
二、社区消防安全教育
一、全国消防周
二、地方消防安全教育
一、社区消防安全教育
二、工业企业消防安全教育
三、学校消防安全教育
一、消防宣传海报和标语
二、防灾教育馆及消防博物馆
三、消防团操法大会
四、少年消防俱乐部、妇女消防俱乐部及家庭防灾员
五、消防出动情况显示板
六、消防咨询处
七、社区消防科普教育
八、学校消防安全教育
九、消防宣传车流动宣传
十、创建消防文化特色
一、消防宣传日
二、消防博物馆和消防体验馆
三、消防科普教育和培训
四、消防安全教育师
第十章 对比分析及启示
第一节 完善消防救援体制和体系
第二节 创新消防监督管理模式
第三节 提升消防救援力量体系
一、推进职业化建设
二、提升专业化水平
三、优化装配配备
第四节 创建消防应急救援指挥体系,整合消防应急通信保障体系
一、构建以消防部队为主体、各职能部门互联互通的应急救援指挥调度平台
二、整合各类救援机构,统一应急救援术语和标志
三、加强应急救援队伍建设,加大对专业人员培训力度
四、健全各类运行机制,实行精确化、一体化指挥救援
五、建立健全各类法律法规,夯实灾害事故应急指挥法律基础
参考文献
封底